2022-05-06 09:12瀏覽量:230
真菌毒素分析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其檢測結果的可重復性,高重復性意味著同一樣品的不同檢測結果之間的差異性很小。
但為什么實際檢測過程中會經常出現同一批次樣品真菌毒素檢測結果飄忽不定的現象?
這需要從整個分析過程中來一探究竟。
真菌毒素分析過程所需的各個步驟構成了檢測結果誤差,通常包括以下三部分:
01樣品采集制備
02樣品前處理
03毒素測定
上一期知識小課堂講到了真菌毒素檢測中,采樣的重要性!這一期繼續來看下采樣后制樣對真菌毒素檢測的影響。
通過上一期已經了解到真菌毒素總體濃度低,在樣品中呈分布不均勻,可能在某一批樣品中的某一個點位才會存在真菌毒素,因此樣品的均勻性是制樣環節的主要誤差。
基層用戶使用快檢方法進行真菌毒素檢測時經常會出現的問題是:同一樣品的不同粉末檢測結果相差較大,而取同一提取液的檢測結果平行性良好,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其實就是樣品不均勻。樣品的均勻性問題給真菌毒素檢測工作帶來很大困擾,尤其是對限量/內控附近的檢測結果難以把控。
同一份樣品如果先分后磨,很可能會將受污染的點位劃分出去,從而造成檢測結果出現“未檢出”。假設有10顆玉米,每顆重1g,其中1顆含有真菌毒素,那么先分后磨取1g檢出真菌毒素的可能性只有10%,而未檢出的可能性有90%。
所以,為保證樣品的均勻性,需要選擇合適的研磨方式對樣品進行先研磨后分樣,研磨產生的顆粒可通過20目篩,可使制成的樣品均勻性良好,從而減少平行樣品間的變異性,減小分析誤差,讓檢出值更加可靠。
參考文獻
[1]?于鶴,申兆燕,王杰夫,劉暢,楊思成.糧食真菌毒素含量檢測結果的誤差分析[J].現代食品,2021(15):197-200.DOI:10.16736/j.cnki.cn41-1434/ts.2021.15.055.
[2]?彭冬.真菌毒素檢測中的誤差來源和控制[J].食品安導刊,2020(19):76-77.DOI:10.16043/j.cnki.cfs.2020.19.031.
上一篇: 乳品安全檢測,美正為您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下一篇: 【乳品小課堂】β-內酰胺酶篇:與君再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