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4 13:42瀏覽量:570
? ? GB31607-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散裝即食食品中致病菌限量》于3月7日正式開始實施,本標準適用于散裝即食食品。不適用于餐飲服務中的食品、執行商業無菌要求的食品、未經加工或處理的初級農產品。
? ? 什么是散裝即食食品?
? ? 提供給消費者可直接食用的非預包裝食品(含預先包裝但需要計量稱重的散裝即食食品),包括熱處理散裝即食食品、部分或未經熱處理的散裝即食食品、其他散裝即食食品3大類,具體如下:
(1)熱處理散裝即食食品:制作過程中,所有組分均經徹底加熱處理(中心溫度至少達到 70°C,持續時間至少 1 分鐘)后銷售的散裝即食食品。
(2)部分或未經熱處理的散裝即食食品:制作過程中,加入了未經徹底加熱處理組分或生鮮組分的散裝即食食品。
(3)其他散裝即食食品:經腌制、干制或發酵等工藝制備的散裝即食食品和上述類別不包括的散裝即食食品。
? ? 致病菌限量如何要求的?
? ? 1.?沙門氏菌
? ? 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我國部分風險監測數據和相關報道顯示,在散裝面包、蛋糕、熟肉制品、涼拌菜、果汁、生食蔬菜、色拉等食品中檢出沙門氏菌,其中散裝醬腌菜、熟肉制品和生食蔬菜的沙門氏菌檢出率較高。本標準規定,散裝即食食品中沙門氏菌指標限量要求為每 25g(mL)樣品中不得檢出,三類散裝即食食品都覆蓋了該指標。
? ? 2.?金黃色葡萄球菌
? ? 可通過多種途徑污染食品,適宜條件下可產生腸毒素,風險較高的散裝即食食品為散裝蛋糕、熟肉制品、果汁和蔬菜色拉。部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監測結果顯示,產腸毒素金黃色葡萄球菌占比達 30%~60%。本標準規定了散裝即食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指標,限量要求為每g(mL)樣品中小于或等于1000CFU,三類散裝即食食品都覆蓋了該指標,且采用 GB 4789.10 中的平板計數法。
? ? 3.?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 ? 常見的易被污染食品有生牛奶、奶酪、冰淇淋、生蔬菜、生肉、發酵生肉香腸、熱狗、蔬菜、水果、生煙熏魚、水產品等。結合近年來國內外監測數據,考慮我國散裝即食食品現狀,本標準對部分或未經熱處理的散裝即食食品設置了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指標,限量要求為每 25g(mL)樣品中不得檢出。
? ? 4. 蠟樣芽胞桿菌
? ? 主要通過產生腹瀉毒素和嘔吐毒素導致人類中毒。由于以米為主要原料制作的散裝食品中容易檢出蠟樣芽胞桿菌,故新標準在第一類食品(熱處理散裝即食食品)和第二類食品(部分或未經熱處理散裝即食食品)中除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檢測項目外,增加了以米為主要原料制作的食品中的蠟樣芽胞桿菌指標,限量要求為每g(mL)樣品中小于或等于10000 CFU,采用 GB 4789.14 中平板計數法。
? ? 5. 副溶血性弧菌
? ? 其致病性與受污染食品的帶菌量及該菌是否攜帶致病基因密切相關。本標準對含動物性水產品部分或未經熱處理的散裝即食食品設置了副溶血性弧菌指標,限量要求為每g(mL)樣品中小于或等于1000MPN,并采用 GB 4789.7 中的定量檢測法。
? ? 參考文獻:
? ? 余曉琴. 散裝即食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31607-2021)標準解讀(上)[N]. 中國市場監管報,2021-10-21(008).DOI:10.28075/n.cnki.ncgsb.2021.003568.
? ? 美正食源性致病菌分子檢測系統
? ? 方法原理:熒光定量PCR方法
? ? 系統包括:熒光定量PCR儀器、配套儀器(金屬浴、離心機、移液器等)、核酸提取試劑盒(預分裝)、核酸檢測試劑盒(預分裝)等。
? ? 檢測項目: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阪崎腸桿菌(克羅諾桿菌屬)、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屬、蠟樣芽胞桿菌、阪崎腸桿菌/沙門氏菌、大腸埃希氏菌O157、副溶血性弧菌、致瀉大腸埃希氏菌等。
? ? 檢測流程:
??
? 好消息? ??美正金黃色葡萄球菌PCR團體標準立項
? ? 根據《上海市食品學會團體標準工作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由山東美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牽頭申報的《低溫乳制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 實時熒光PCR方法》團體標準,經審核,該標準符合立項條件,同意立項。
上一篇: 食品安全一周簡訊【2.24-3.2】
下一篇: 河豚雖鮮切勿“中毒”,美正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