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3 11:40瀏覽量:310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一類具有生物活性的環(huán)狀七肽化合物,為分布廣泛的肝毒素。主要由淡水藻類銅綠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產(chǎn)生。具有相當?shù)姆€(wěn)定性。它能夠強烈抑制蛋白磷酸酶的活性,還是肝臟腫瘤促進劑,對肝臟、腎臟、神經(jīng)等都有嚴重的危害。
微囊藻毒素
可廣泛存在于被污染的飲用水中
隨著中國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程度逐漸加劇,藍藻水華和赤潮的發(fā)生逐漸增加。80%的藍藻水華都可以檢測出次生代謝產(chǎn)物微囊藻毒素,它對水體環(huán)境和人群健康的危害已成為全球關注的重大環(huán)境問題之一。
在水華污染的水域生長的動植物也會被MC污染,如水生動物,如魚、鴨、鵝、貝類、蝦等,以及生活植物等也會被污染,而常規(guī)的處理工藝及食物烹制方法難以有效去除MC毒素。食用這些水生動植物存在暴露的風險。
?另外,桶裝水及家庭中長期儲存的水,也會出現(xiàn)綠藻生長,導致飲用水被污染。
飲用水中
微囊藻毒素的安全限量
既然水體中的微囊藻毒素對人類具有如此之多潛在的危害,就有必要對水體中的微囊藻毒素危害進行評估。
目前各國已有飲水中的藻毒素含量標準一般都為微囊藻毒素-LR的含量。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推薦的飲水中的藻毒素標準為1.0μg/L,加拿大健康組織規(guī)定飲水中可接受的藻毒素標準為0.5μg/L(Guidelines for Canadian Drinking Water Quality, 1993),澳大利亞學者建議1μg/L的含量為安全飲用水的上限。
我國在2023年4月1日頒布的GB 5749—2022《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中已將微囊藻毒素-LR的標準值列入,參照WHO標準,限值定為1μg/L。
微囊藻毒素
檢測標準
飲用水中的微囊藻毒素主要分為免疫學法與色譜學法,免疫法主要是快檢試紙條與試劑盒方法,色譜法主要是指LC及LC-MS法,具體可參考國標的GB 5009.273-2016、GB/T 20466-2006以及海關的SN/T 4319-2015等標準。
微囊藻毒素
實驗室檢測
飲用水,是民生大計,保障水質安全至關重要!美正為百姓食品安全保駕護航,不僅提供高效、便捷檢測服務,還提供微囊藻毒素標準品,匹配GB/T 5750.8-2006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有機物指標》標準,單標及混標不同類型,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微囊藻毒素標準溶液